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资讯 > 期市要闻 > 正文

期货市场种粮大户“成长的烦恼”

2017-9-25 11:06:01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扶持种植大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必然趋势。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扶持种植大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必然趋势。记者在走访东北玉米主产区时了解到,随着土地流转规模的增长,农业面临的天灾和市场风险也逐渐集中。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潮流中,种粮大户纷纷依靠期货市场这棵“大树”,撑起“保险+期货”这把“保护伞”,用风险管理之笔,绘制农业现代化蓝图。

玉米市场化推进

农民遭遇“成长的烦恼”

今年笔者在玉米产区走访调研时,深深感受到了土地流转带来的革命性变化:田间穿梭忙碌的是一排排大型农机,农民脸上挂着轻松耕种的笑容,合作社负责人眼神中充满幸福和自信。

吉林省公主岭市兴佳家庭农场是一家迎着政策东风成立的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冯俊曾于2008年在公主岭成立合作社,在国家补贴支持下,购买了价值200多万元的大型农机。“但当时吉林地区农民土地流转意识较弱,我买来的大型农机无用武之地,于是就到辽宁地区进行土地流转了。”2015年冯俊回到吉林,注册成立了家庭农场,目前流转土地18000亩,涉及农户900余家。

土地流转让小块归拢,大田连片,先进的农机得以施展拳脚。通过集约化管理,种田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冯俊介绍说:“按照传统人工插秧种法,一垧地最少要3个人干10多个小时。土地连片后,农机1小时就可以完成。以播种来说,原来农民人工种植1亩地玉米成本约330到350元,如果连片种植,每亩地成本只220到230块钱,一亩地能节省约100块钱。而且,农机播种出苗率也较人工播种高。我们赚的是科技和规模经营的钱。”目前兴佳家庭农场已采购了大型农机100余台,总价2000多万元。

规模化种植,集约化布局,改变了过去一家一户土地分割、分散经营的传统模式,为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现代化、机械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但随着土地的不断集中,农业经营风险也逐渐聚集至种粮大户身上。特别是玉米临储政策取消、调整为“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新机制后,种什么?卖给谁?卖什么价?农村新型经营主体们有着说不完的心事。

安徽省泗县丁湖镇农户韩大鹏告诉记者,种植规模大,投入资金多,承担的风险也大。“这几年玉米价格下跌,种出来的粮食卖不掉,对我们合作社来说是灭顶之灾。”在韩大鹏看来,农民种粮面临的主要风险有两种,一是自然风险,如干旱、内涝等自然灾害,目前已有农业基础性保险体系支撑,二是市场风险,“我种了30多年地,插秧、打药很多人都不如我,我对如何种植能提高单产十分有把握,但能卖多少价钱只能听天由命”他说,“现在我们全家都在种地,粮食卖不好将影响我全家的生活。”

冯俊也表示,在2015年刚回吉林时,只流转土地4500亩。“近几年玉米价格一直下跌,临储政策又取消了,我一直不敢扩大流转土地面积,就怕秋天粮食卖不掉。”

1 2 下一页 末页 共2页
编辑:wujie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我们尊重作者版权,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