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资讯 > 期市要闻 > 正文

期货市场种粮大户“成长的烦恼”-第2页

2017-9-25 11:06:01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扶持种植大户,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必然趋势。

“保险+期货”不断升级

星星之火正在燎原

今年,在玉米市场价格走势还不甚明朗的情况下,冯俊将土地流转规模扩大到了18000亩,如此大胆地“逆势扩张”,他告诉记者,因为他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今年通过吉林云天化公司,冯俊参加了永安期货和人保财险合作的玉米“保险+期货”试点,保价1700元/吨。“我当时算了一下,扣除成本,每亩地能赚30-50元,就果断对全部种植面积都投保了,而且粮食收上来后直接卖给吉林云天化,也不用担心粮食卖不出去,我现在只要全心全意种好地就行了,对未来更有信心了。”有了“靠山”的冯俊自信满满地说:“明年我还要继续扩大土地流转面积。”

相较之下,韩大鹏算是“保险+期货”试点的“老人”了。“去年我是持着怀疑的态度参加了国元期货的‘保险+期货’项目,当时对这个不太了解,所以只投保了三分之二的玉米产量,最后获得赔付,补贴了我的卖粮收益。我今年毫不犹豫地对全部玉米产量都投保了。”他激动地告诉记者,“这是个好东西,现在收入有了保证,我们全家种地都更有激情了。下一步我要抱着这棵“大树”,继续扩大土地流转规模,将周边的土地都连成片,让我的农场不断壮大。”

倾听种粮大户的故事,笔者感触颇深。在田地间,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专家,在农业集约化浪潮中,他们是打头阵的先锋,但面对“天算”,他们无力抗争。如今他们终于找到了一把“保护伞”,通过贸易商或“保险+期货”模式,间接地利用期货市场分散和转移风险,种粮大户们重拾种粮信心,更好的发挥比较优势,专注提高种植技术,放心进行土地流转,积极开展规模种植,进一步提升粮食产量。

不仅“保险+期货”的试点规模在不断扩大,其服务“三农”的具体模式也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升级,在最初试点模式的基础上衍生出形式多样、保障更全面的试点项目。

如永安期货在今年的试点中创新性地将“保险+期货”与“订单农业”相结合,在保护农民售粮价格的同时,也解决了他们对“卖粮难”的担忧。浙商期货总经理胡军表示,针对农民在种地卖粮过程中,遇到的粮食丰收,价格也上涨,农民收入增加的情况,现有的“保险+期货”项目都不会给予赔偿。浙商期货正在研究推出一个新模式,能让农民在发生第三种情况、收入增加的情况下,也能获得更多利益。

可以看到,玉米市场化改革让农民觉醒,激发了对风险管理工具的迫切需求;期货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已具备为市场提供价格信号和分散风险的能力;一大批怀揣服务“三农”情怀的人们不辞辛苦、无怨无悔地在服务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天时、地利、人和具备,现代风险管理理念的星星之火正在我国农村蔓延。前方有大型机械耕耘,后方有期货市场庇护,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将不再是梦。

编辑:wujie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我们尊重作者版权,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