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之后,全球大豆贸易格局将面临重新平衡的过程,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在经过一轮去库存之后,豆粕也将走上贸易争端的供给侧改革中。
生猪疫病一般对猪肉价格有助涨助跌的效果,短期来看,疫病的发生令居民不敢消费猪肉,造成猪肉价格下跌,这将加剧生猪产能的出清,导致生猪供给减少。长期来看,将会推升猪肉价格的上涨,因此本轮的猪周期有望提前见底。疫病之后带来的生猪短缺有望迎来新一轮的生猪补栏。届时对饲料的需求将逐步回复正常。
而对于国内禽类养殖需求来看,蛋鸡和肉鸡需求预计保持旺盛。蛋鸡肉鸡养殖利润较好,利于养殖户补栏和扩产,增加豆粕需求。以蛋鸡为例,2017年8月以来育雏鸡补栏量持续攀升,预计2018年6月以后蛋鸡存栏同比大幅增长,从而利好豆粕养殖需求。
从宏观角度看,农产品正处在去库存的下半场,玉米经过三年的去库存,价格出现了上升趋势,未来,豆粕在贸易战式的去库存的过程中,也将走上慢步上升的趋势中。
在从2015年底至今,这一波大宗商品上涨幅度是有差别的,在上升过程中工业品上涨幅度更大,农产品上涨浮动相对来说要小一点。文华商品指数从2015年的11月下旬开始反弹,当时文华商品指数是从106点开始反弹,到如今的167点附近,反弹幅度达到58%,这一年时间,工业品基本涨了82%,农产品才涨了27%,工业品主要受惠于供给侧改革以及环保政策。其实从2014年开始,这三四年农产品一直在持续的去库存,由于农产品供给侧改革的特殊性,反映到期货价格上是比较缓慢的,但是一旦达到一个供需拐点,农产品也会出现持久的上涨动力,目前的玉米就是一个,后期在贸易摩擦的持续发展中,豆粕也将走上贸易争端的供给侧改革中。
<上一篇 苹果上涨到头了?远月合约仓单或抛压加剧

基本面偏利多 沪铜短期或震荡偏强运行
4月29日早盘,沪铜主力合约小幅上涨,目前盘内报...[详情]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关于2025年劳动节期间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
根据《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关于2025年休市安排的公告》(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