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能源化工期货 > 正文

线材期货迈入了寒冷的冬季

2017-9-28 11:22:43

线材期货一直交易冷清,根据数据显示,钢材价格进入低谷,线材期货也同样迈入了寒冷的冬季。

线材期货一直交易冷清,根据数据显示,钢材价格进入低谷,线材期货也同样迈入了寒冷的冬季。

之后线材成交就进入百手时代,在钢材贸易萧条的2010年12月,线材期货的总交易量更是一直在两位数左右徘徊。

与此相反的是螺纹钢。螺纹钢期货与线材期货同批上市,到2009年7月底,螺纹钢主力合约一举突破100万手交易量大关,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最高时主力合约日成交量近500万手,持仓量最高时曾达到近150万手。线材期货在上市之初,也曾受到了资金的追捧,根据线材指数显示,线材的价格从开市的3400元每吨一线即刻上升至2009年8月份的约4700元每吨,但线材在2009年9月中旬首个合约交割完成后,线材期货成交量逐渐萎缩,目前更是无人问津。

根据上期所当时的设计,线材期货交易单位为10吨每手,最小变动价位为1元每吨,每日最大波动限制为±5%。

螺纹钢与线材期货上市之后,螺纹钢的交易量和持仓量就一直处于优势地位。经过近两年的市场选择,螺纹钢在成交量和持仓量上越来越受欢迎,而线材则逐渐没落。

出现这种现象,广发期货钢材行业分析师夏才俊表示:“线材的没落有其自身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了同类可替代的钢材品种螺纹钢,弱势品种会越来越弱,这种"马太效应"会一直持续,因为交易清淡,资金害怕自己进去了出不来。”

而这种“马太效应”还同样显现在其他期货交易所的两个同类期货品种上。2003年3月优质强筋小麦期货(俗称强麦)在郑州商品交易所(简称郑商所)挂牌交易,而在此之前郑商所早已推出了硬麦合约,强筋小麦特点是“湿面筋”,俗称“劲道面”,主要用于面包等面食制品,而硬麦对应的是“软麦”,比如软红冬麦。

“强麦推出以后,硬麦就逐渐被边缘化,如今每天的交易量很少,因为同类型的期货产品会使得投资资金对其进行选择,同样的大商所的豆一(黄大豆1号)就比豆二(黄大豆2号)活跃,豆二被豆一排挤后,交易越来越冷淡。”夏才俊表示。

编辑:huangqizhao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我们尊重作者版权,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