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资讯 > 期市要闻 > 正文

玉米产业显活力 借助期货谋发展-第2页

2017-9-27 13:39:21

日前,“第十届中国玉米产业大会”在大连成功召开。十年来,背靠期货市场,玉米产业从种植、加工至饲料、养殖等各链条均显现出新的发展风貌。

借力资源优势,下游产业向东北转移。

嘉吉生化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0亿元在吉林省松原地区投资建设包含食品发酵、制药、饲料等在内的大型产业园区。嘉吉生化总经理肖非表示:“大商所上市的玉米淀粉期货品种,与玉米期货形成了一个产业链,为玉米加工企业提供了有效的避险工具,是淀粉龙头企业把更多先进生产要素带到东北的定心丸。”

为更好的发挥这些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大商所今年选择期货利用经验足、示范带动作用强代表性企业,设立了11个产业培育基地,这些基地有的对产业链上下游业务合作伙伴推广基差点价、拓展场外衍生品业务,有的依托交割库开展期货交割业务培训与调研,还有的承担了期货从业人员期现货业务培训项目,既密切深化了与原有合作伙伴的业务联系,又通过定价与风险管理拓展了与相关企业的新业务。如今,玉米产业正借助期货市场,“大手牵着小手”,稳步前行在转型发展的大道上。

期货市场以创新迎接

玉米大品种时代

玉米临储制度取消后,玉米期货以其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的功能,吸引着越来越多产业企业和投资者的关注。目前在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上,其交易和持仓规模仅次于豆粕,已经成为期货市场中不折不扣的明星品种。

今年春节后1705合约持仓量迅速增长,市场潜在交割需求大幅增加。由于大商所前瞻性的推出了玉米延伸交割规则,在交割月前增设延伸库区18家,有效缓解了玉米1705合约的交割压力,很好的满足了产业客户套期保值和交割需求,对多元化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玉米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为集团化交割制度迈出的第一步,延伸交割库区的设立在不改变现有交割格局的前提下,把港口主体交割库的库区延伸到产区。目前,大商所已先后在东北产区设立了20家延伸库区,为产区客户参与货物交割提供了更多便利,进一步扩大可供交割量,降低了交割风险。

今年2月,在延伸交割库区规则的基础上,大商所推出了集团实物仓单交割制度。大商所选择仓储资源丰富、交割风险承受能力强、能够有效管理的大型企业作为集团交割仓库,集团交割仓库授权各地区分库办理交割业务,由此产生的交割风险由集团库承担,从而实现交割风险的分层管理。

如果说,延伸交割库区只是将玉米的存货地点延伸至了东北产区,相当于“加盟店”,而集团交割仓库类似“自营店”,集团交割仓库的设立实现了玉米期货交割区域向东北地区的延伸。

今年9月,集团实物仓单交割制度在玉米1709合约正式实施。如今,玉米1709合约已完美谢幕,集团实物仓单交割制度的“首秀”也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和赞许。据统计,8家集团中有5家集团交割仓库参与了玉米1709合约交割,注册集团仓单量共计7.9万吨,占注册仓单总量的42%,交割区域覆盖了吉林和黑龙江。

集团化交割制度在保护农民利益、防范潜在市场风险、降低交割成本、提高交割效率和企业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玉米集团化交割制度实施以来,玉米期货交割库点数量已由8家增至38家。其中,延伸库区和集团交割分库从无到有,分别设立20家和9家,单体库由8家增至9家;分布地点由3个增至18个;总库容由660万吨增至1528万吨,增幅132%,最低保证库容由50万吨增至100万吨,增幅100%。大商所通过高瞻远瞩的创新很好的满足了市场风险管理需求。

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玉米期货日均成交量50万手,日均持仓量113万手,分别是临储政策传闻出现前的5.6倍和4.3倍;今年前8个月,玉米期货市场规模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日均交易量和日均持仓量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2%和37%。

曾有市场人士预言,按照美国玉米期货持仓量占现货产量48%类比,我国玉米期货单边持仓量将有望达到1000万手。大商所也正在按照这个发展远景而前瞻性的做着规划和布局:通过集团信用仓单交割制度,让玉米期货交割区域扩展至全国。

编辑:wujie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我们尊重作者版权,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