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末,美国农业部公布的美玉米旧作库存库存和新作玉米种植面积数据均低于市场预期,带动CBOT玉米期货价格大幅上涨,而国内期货和现货价格显著弱于外盘。这主要得益于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释放了定向小麦和进口玉米拍卖的低价供应。但考虑到目前国内外玉米的供需格局,政策调控失当释放之后,市场关注的焦点可能转向内外产区天气。
6月末,美国农业部公布的美玉米旧作库存库存和新作玉米种植面积数据均低于市场预期,带动CBOT玉米期货价格大幅上涨,而国内期货和现货价格显著弱于外盘。这主要得益于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释放了定向小麦和进口玉米拍卖的低价供应。但考虑到目前国内外玉米的供需格局,政策调控失当释放之后,市场关注的焦点可能转向内外产区天气。
调控政策压制国内期现货价格
自5月下旬开始,国家频频释放大宗商品价格调控信号。一是国家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大宗商品供应和价格平稳工作。随后,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行动方案,特别提及做好玉米价格异常应对。
上述调控政策于6月份逐步实施。自6月11日开始,国家先后安排进口玉米拍卖,南方、华北地区拍卖底价2700元,东北地区2550元。近期市场消息称,由于进口玉米未能达到临时仓储标准,后续将继续投放,甚至可能下调拍卖底价。近期,国家计划投资400万吨以上临储小麦,定向销售底价1900元/吨,在小麦所在省安排陈化水稻200万吨。可见,进口玉米的拍卖底价低于当地现货价格,小麦的定向销售价格也显著低于临时收储的拍卖底价。也就是说,上述政策构成了市场的低价供给,这是国内市场特别期货价格相对低迷的主要原因。
内外供需偏紧格局下需留意新作天气
对于国内玉米而言,市场广泛预测,明年供需缺口在6000万吨左右,需要通过增产、进口和替代来补充。其中,进口主要受配额政策限制,替代主要受抛储政策影响,不确定性较大。新作物的产量主要取决于种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前者基本上确定。预计今年国内玉米种植面积将增加2000-3000万亩。后者取决于后期的天气,特别是关键性生长期的天气。
<上一篇 需求缺乏亮点 三季度花生有望触底反弹
下一篇> 需求预期下滑 短期预计美豆价格偏弱运行
相关阅读

基本面偏利多 沪铜短期或震荡偏强运行
4月29日早盘,沪铜主力合约小幅上涨,目前盘内报...[详情]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关于2025年劳动节期间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
根据《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关于2025年休市安排的公告》(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