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资讯 > 期市要闻 > 正文

场外期权引大券商抢食 小券商观望等待

2017-11-24 11:46:44

“场外期权业务,可能一个券商客户经理一辈子都遇不上一单。”这是一位券商营业部投顾人员发出的感慨。

集金期货通2017年11月24日消息:“场外期权业务,可能一个券商客户经理一辈子都遇不上一单。”这是一位券商营业部投顾人员发出的感慨,指的是当下场外期权市场的火爆现状:国内几家大型券商正在火拼场外期权业务,个别券商从华尔街高薪挖来风控团队;券商营业部只向符合资质的机构客户推荐……

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证券公司场外期权类衍生品新增初始名义本金为782.65亿元,其中期权业务新增605.75亿元。

不过上海一家券商期权交易员对记者表示,尽管市场火爆,但大部分券商对场外期权业务的态度非常保守,仍然在观望。监管层严控杠杆后,很多公司都自发停掉这一业务,只有少数券商在过去两年场外期权业务规模做得非常大。

大型券商抢食

近两年A股行情不温不火,导致很多投资者,特别是一些高净值投资者开始另寻“财路”。

“场外期权业务市场上一直都有,今年突然火起来。”华南一家券商机构业务总监告诉证券时报记者。

该业务总监介绍,2015年股市大调整以来,场外配资遭到打击,通过融资融券放杠杆的比例又很有限,客户想放杠杆的途径减少了。原来一部分做融资融券、场外互换的客户都转做场外期权,杠杆比例还能突破传统融资的空间。

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证券公司场外期权类衍生品新增初始名义本金为782.65亿元,其中期权业务新增605.75亿元,环比今年6月的319.43亿元增加了89.63%,同比去年7月的133.68亿元则增加了353%。8月期权业务新增初始名义本金进一步飙升至983.37亿元。9月份,新增本金数据虽有所回落,但仍落在553.04亿元这一高点。

一位券商投顾告诉记者,国内有两家大券商正在争夺场外期权业务,最高杠杆比例可放到20倍。券商作为做市商对接客户,如果有不能平掉的头寸,券商自己就作为机构的对手方。还有券商专门请来美林的团队来开展风险控制,杠杆放得这么高,对回撤的要求也相当高。

上海一家券商期权交易员表示,据他了解,各家券商对场外期权业务态度不一,大部分对场外期权业务的态度非常保守,监管层严控杠杆后,公司层面自发停掉这一业务,但还有少数券商在过去两年场外期权业务规模做得非常大,并且盈利情况极好,这也让市场上的同行眼红。

杠杆可高达20倍

记者了解到,早在几年前,证监会与证券业协会组织证券公司开展场外衍生品业务,不少券商主动申报材料,当时主要的申报品种就是场外互换和场外期权。

场外互换,简单理解,可以视为非标准化的融资业务,对于融资的标的、杠杆率没有严格的界定;场外期权是相对于场内期权而言,某种程度上也是提供杠杆的工具,其收益结构是非线性的,和交易所内的期权交易无异,不同之处在于场外期权合约条款没有任何限制或者规范,行使价和到期日由交易双方自由厘定。

“场外期权真正来询价的都是个人高净值客户,个人可以通过产品和机构来参与。”一位券商营业部机构业务主管告诉记者,“客户看好一个品种,一般交一定的期权费或者保证金,如果交25%的保证金,实际上杠杆就是4倍,一般保证金的比例在3~5倍之间,如果只交期权费的话,杠杆就放得更大了。”

比如最近火爆的贵州茅台,一个月的期权费为5%,意味要拥有100万茅台的市值,只需要交5万,在这一个月内只要贵州茅台上涨10%,客户就可获得10万的收益,相当于投入5万元,利润接近200%,在这一个月中无论这只股票下跌多少,无需追加资金,最多损失这5万的期权费,以这种方式杠杆相当于放大到20倍。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报送的方案中,交易对手是机构而非个人。记者获悉,有营业部为了规避这一监管要求,会帮助客户注册一个空壳公司,以此实现“曲线交易”。

1 2 下一页 末页 共2页
编辑:wujie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我们尊重作者版权,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