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麦市场供需相对宽松,历年积累的政策性小麦库存高企,局部减产难以影响大局,市场不会出现缺粮现象,小麦价格不具备大幅上涨条件,市场主体需保持理性。
受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激烈的制约,我国“麦强面弱”的矛盾相当突出,面粉价格难以与小麦价格同步提高,制粉企业的生产运营相对困难,普遍难以承受过高的麦价。
监测显示,进入8月份以来,华北地区面粉企业平均开工率为46%,华北黄淮地区制粉企业理论加工利润为-5元/吨,较7月下旬下降9元/吨。
部分贸易商对8月下旬及9月份市场回暖的预期较高,原因是气温转凉、各地大中院校开学,加之中秋、国庆“双节”,届时终端消费将会有所好转,面粉市场消费需求将有效增加。但笔者认为,虽然后期面粉有望步入阶段性需求旺季,但随着企业开工率的提高,市场供给也会不断增加。由于面粉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为稳固市场客户,大部分制粉企业也不敢大幅提高面粉出厂价格,阶段性需求回暖能否支撑麦价大幅上涨尚待观察。
据制粉企业反映,受小麦价格处于高位的影响,企业生产成本较高,运营压力较大。如果后期小麦价格再度出现大幅上涨,那么制粉企业加工成本将无法有效转移,企业难以承受过高的小麦价格,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小麦价格的上涨空间。
超标麦仍将拖累市场回暖
受异常天气影响,今年主产区部分地区小麦受灾严重,导致超标小麦数量较多。有关部门初步预估,今年严重芽麦规模在450万~600万吨之间。
<上一篇 豆粕基本面维稳 等待实质性消息
下一篇> 短期菜粕稳中有涨 菜油上行空间不足

基本面偏利多 沪铜短期或震荡偏强运行
4月29日早盘,沪铜主力合约小幅上涨,目前盘内报...[详情]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关于2025年劳动节期间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
根据《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关于2025年休市安排的公告》(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