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期货交易所 > 正文

郑商所:激发创新活力 交易所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2017-9-28 17:13:53

十八大以来,各期货交易所通过不断推进品种扩容、创新服务模式等举措,使现货企业有了更多的避险工具和更灵活的避险组合选择,提升了企业稳健经营的信心和能力。

十八大以来,各期货交易所通过不断推进品种扩容、创新服务模式等举措,使现货企业有了更多的避险工具和更灵活的避险组合选择,提升了企业稳健经营的信心和能力。各期货交易所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激发市场创新活力,拓展市场广度深度,也为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细看期货市场五年大变化

“兄弟心连心,共圆保值梦”,作为棉纺期货品种服务实体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同舟棉业董事长魏刚民与期货相融共进,对国内期货市场这五年的变化有着更深的感受。

据他介绍,近年来,随着国家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深入,郑商所不断优化合约制度,大力开展“三业”活动,积极推动棉纱期货上市,深入服务涉棉企业。这五年,涉棉产业链利用期货规避风险的能力明显提升。在“老期货”魏刚民看来,已有越来越多的涉棉企业借助期货稳健经营,现货贸易利用期货定价已成为常态。

与此同时,国内黑色产业链期货品种也经历了由“量”到“质”的飞跃。五年前,黑色产业链只有两个品种——2009年上市的螺纹钢期货和2011年上市的焦炭期货。那时钢铁、煤炭等行业的定价机制还很传统,尚未普及点价模式。区域间的定价差异、品级差异和市场割裂导致相关企业往往面临价格波动、价差波动等一系列风险。如今,黑色系品种期货价格已经成为行业内定价的标杆,煤炭、钢铁和铁矿石贸易普遍采用点价模式。不管是产区还是销区,期货价格已经成为企业采购和销售的重要参考。

不可否认,最近五年,国内期货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品种和工具越来越丰富,市场流动性增强,期货服务实体经济也站上了新的台阶。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近年来,上期所着眼于服务实体经济,不断推动产品创新。继2013年10月石油沥青期货上市后,上期所先后又推出了热轧卷板、锡、镍等期货新品种,目前交易品种已增至14个,覆盖主要基础工业品领域,相关品种的国际定价影响力持续提升。

2012年以来,郑商所先后上市了玻璃、动力煤、铁合金等期货品种,不断拓宽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今年以来,郑商所品种创新步伐加快,截至9月底,已先后上市白糖期权及棉纱期货,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工具更加丰富,方法更加多样。

2013年8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商所,并殷切嘱托“脚踏实地、大胆探索,努力走出一条成功之路”。十八大以来,大商所先后上市了焦煤、铁矿石、鸡蛋、纤维板、胶合板、聚丙烯、玉米淀粉期货品种,进一步完善了农业、化工、能源产业链品种体系。

2015年3月20日,十年期国债期货正式上市,这是继五年期国债期货之后我国国债期货市场的又一重要品种。国债期货价格连续、公开、透明,进一步提升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丰富了交易策略,助力金融机构转型发展,增强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今年国内衍生品市场又增加了商品期权这一新成员,豆粕、白糖期权的成功上市,填补了国内商品期权市场的空白。

期市扩容提升企业套保效率

上市的期货、期权品种越多,服务产业的领域就越广泛;产业链的品种越丰富, 企业风险管理的效率也越高。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国内期货市场品种扩容,对进一步拓展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具有重要意义。

“一些新品种上市之后,更有利于企业参与套保,企业可以同时锁定上下游风险。”新湖期货总经理马文胜称。

对此,魏刚民也表示,期货品种扩容特别是同一产业链品种的扩容,使现货企业可以借力期货向产业链上下游扩展业务。品种间的价差变化也促使企业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加快技改升级,提升企业发掘套利空间的能力。“品种套利和期现套利加速了上下游价格的传导,更立体化的组合套保工具助力产业链稳健发展。”

记者了解到,在价格发现方面,目前一些商品期货价格已经能够很好地反映现货价格的变化趋势,可以用来预判产业链的发展变化情况。

据了解,棉花、白糖等期货价格已经成为相关企业贸易定价的基准。2016年棉花期现货价格相关性达到0.93。权威、有效的期货价格,为政府制定目标价格提供参考依据,为完善棉花收抛储政策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反馈信息。PTA期现货相关系数更是达到0.99,PTA和甲醇等期货价格已经成为国际相关行业的“风向标”。

铁矿石期货与国际铁矿石普氏价格指数相关性达到0.99,对国际普氏价格指数的运行开始产生较大影响,已成为境内外现货贸易定价、相关价格指数发布和开展衍生品交易的重要参考。我国油脂油料行业中,有70%的棕榈油、50%的豆粕以及40%的豆油现货贸易已采用期货价格进行基差定价。

与此同时,点价交易在国内有色金属行业中也广为流行。随着点价交易的持续推广,近年来有色金属行业对期货市场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以锌为例,今年上半年锌期货套期保值参与机构数较去年同期增加61%,套期保值日均持仓量同比增加58%,日均交易量同比增加48%,套期保值效率维持在高位。

另据不完全统计,国内主要的白糖生产、加工和贸易企业都已经参与期货市场,白糖期货在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PTA期货的法人客户持仓占比达到60%,超过90%的PTA生产、贸易企业和80%的聚酯企业参与PTA期货市场。我国已有近百家钢铁、焦炭、焦煤企业以及500多家铁矿石贸易商参与期货交易,600余家化工企业参与化工品期货交易,国内日压榨能力在1000吨以上的油脂油料企业中,90%以上的企业参与油脂油料期货套期保值交易,50%的全国30强饲料企业集团参与豆粕、玉米等品种的期货交易。

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菜粕、菜油、白糖等品种套期保值效率均达到或者接近90%,PTA、甲醇等品种套期保值效率均在90%以上。

期货的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得到了较好的发挥,为现货贸易提供了价格基准,为宏观决策部门预研预判经济形势、微观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原材料和产品价格波动风险。

完善合约制度提升服务产业水平

期货市场新工具是否有效,核心在于合约规则制度设计的科学性以及市场参与者结构的合理性。

“产品设计不合理,特别是交割制度设计不合理,极易引发市场风险。”郑商所理事长陈华平表示,郑商所坚持“风险防控从产品设计开始”的理念,在设计产品时,郑商所扎实深入地进行市场调研,多方听取意见,反复研究论证,尽力消除制度缺陷导致的风险隐患。

事实上,近年来,各期货交易所也都在密切跟踪产业和现货市场发展趋势,根据现货市场变化创新完善合约和制度,不断提升服务产业的能力和水平。

在坚持认真防范化解市场风险,切实维护经济金融安全方面,上期所持续优化交易、结算机制,细化和完善手续费风控措施,推进交割环节仓单配对自动化,完善保证金管理办法,完善套保套利审批流程,优化规则体系。

据上期所理事长姜岩介绍,近年来,上期所修订了《钢材交割商品注册管理规定》《石油沥青注册商品管理规定》和《石油沥青(期货)检验细则》,根据市场实际情况调整天津地区螺纹钢及广东地区铅品种升贴水,同时根据上市品种特性及产业发展情况,动态管理交割仓库设置,探索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交割仓库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管理注册品牌和交割仓库,有序引入优质企业成为上期所注册品牌,扩大可交割资源,输出大宗商品质量、环保及品牌标准,逐步形成示范效应,推动期货市场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姜岩表示。

2016年以来,根据国内棉花生产布局的变化,郑商所积极调整棉花基准交割地至新疆,推动中纤局出台期货交割棉公检五点新规,促进期现货市场高度融合,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同时,郑商所着力改进优化动力煤、玻璃、PTA、铁合金等品种的交割细则。

大商所2013年推出集团内厂库仓单串换制度,2014年优化交割流程推出“三步交割法”,有效解决了交割中买方接货难的问题,为市场主体提供了更多的交割便利。“为满足玉米市场化改革后迅速增长的套保需求,创新推出集团化交割制度,拓展了玉米品种的交割区域,有效满足了市场交割需求,为玉米品种走出东北产区、覆盖全国打下了基础。”大商所理事长李正强如是说。

此外,根据鸡蛋现货贸易特点,大商所推出车板交割及全月每日选择交割制度,有效降低贸易商参与鸡蛋交割的成本。另外,根据现货市场特点,大商所设计了铁矿石贸易商厂库制度、PVC注册品牌制度、焦炭厂库异地交收制度、保税交割制度等。

在采访中,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针对目前国内期货品种多数呈现近月合约不活跃、主力合约不连续的特点,近年来,各交易所也进行了多种方案研究,包括降低非主力合约交易手续费、推出仓单服务商以及探索期货做市商制度等。为了解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和标准市场之间的矛盾、风险管理需求旺盛与操作人才匮乏的矛盾等,各交易所积极推进场外市场建设。此外,各交易所还积极推动期货资管产品、商品期货基金发展,引入各种类型的机构参与期货市场。

通过不懈的努力,期货市场参与者结构不断优化,市场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在业内人士看来,期货品种制度的创新和优化,满足了更加广泛的客户群体的交割需求,为各类经营主体参与期货市场提供了更多便利和制度支持,有力提升了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

服务实体经济期市大有可为

服务实体经济是期货市场的使命,更是期货交易所工作的重中之重。近些年来,各家期货交易所在有序推动市场建设、维护市场平稳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市场培育活动,帮助产业企业和相关机构提升期货认知、树立正确的套期保值理念,引导各类经营主体有效参与和利用期货市场。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上期所持续推进和优化市场服务,重视投资者教育工作,与会员合作举办各类市场活动、服务产业客户,打造投教品牌,组织各类从业人员培训,建设上期所市场服务中心。郑商所“三业”活动以完善产业企业服务平台为抓手,逐步构建交易所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期货公司等共同参与的产业企业服务体系;持续推进期现结合“点”“面”基地建设,引导更多产业企业利用期货期权管理风险。大商所场外期权试点、基差交易试点等也在积极推动并且不断扩大,并与高校积极合作开展EDP培训项目。今年以来,大商所推动产业培育基地建设,实现了以产业培育产业的市场培育新格局。

此外,“保险+期货”试点项目聚焦“三农”,服务国家目标价格改革,助力精准扶贫,积极探索稳定农民收入及农业发展。商品期权推出后,“保险+期权”成为试点新亮点,场内期权低成本、高保障、精细化的优势开始显现。

从传统意义上来看,期货市场具备的主要功能是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但如今随着企业诉求的多样化,原有的功能已远远不能满足产业需求,这对期货市场服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马文胜看来,随着国内期货市场投资者类型更加多元化,期货交易所要强化期货和现货之间的关系,引导各类投资者树立正确的投资、套保和风控理念。

“从培育市场角度看,交易所还应对一些业务制度进行优化。”马文胜说,比如套保额度申请尽可能市场化,交割库及其升贴水的设置也应市场化,以方便更多的企业参与。

其实,在这些方面,各家期货交易所已经在谋篇布局。

“上期所将加快推进纸浆期货上市、推动橡胶期货国际化,并根据市场情况修订、完善现有期货合约,同时将建设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年内上线仓单交易,推进期权等衍生品上市,推进‘期货+保险’精准扶贫试点。”姜岩说。

据了解,目前郑商所正在积极推进苹果、红枣期货上市准备工作。同时,郑商所还在努力推进场外期权、基差交易、仓单交易等业务模式设计,以降低实体经济参与成本、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此外,郑商所正在积极与国家相关部门沟通,争取尽快引入境外投资者,推动PTA市场对外开放。

“新品种方面,大商所正在加快生猪、航运等重大战略品种研发,并争取尽早推出玉米、铁矿石等期权产品。”李正强表示,大商所还将陆续推进黄大豆2号、棕榈油等品种对外开放,探索在境外设立办事处和交割仓储设施,稳步推进场外市场建设;继续扩大“保险+期货”及场外期权试点,完善试点模式。

据了解,中金所也在努力丰富产品供给,促进金融期货市场稳步发展,目前正加大股指期权、国债期权、外汇期货等产品研发和储备,为构筑完整的金融期货产品线奠定坚实基础。

金融机构的天职就是服务实体经济,期货交易所还要不断探索,在服务实体经济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编辑:liuhe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我们尊重作者版权,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