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沪锡创上市以来新高。沪锡供需表现分化,供不应求格局会更加明显:宏观方面,超量化宽松政策持续、美元指数震荡走弱、经济渐进复苏等,均利好锡价。
四、锡下游需求稳定支撑锡价
锡锭表观消费方面,8-10月份,锡锭表观消费量因为金九银十的旺季需求而持续大涨,11月锡锭表观消费量再度上涨至接近1.5万吨,刷新近两年的最高消费量。12-1月份随着淡季的来临和疫情的影响冲击锡下游需求,则锡锭表观消费量会逐步的走弱。表观需求的强劲说明锡需求依然在恢复,对于锡价则会形成较强的提振作用,但是提振作用则因为海外疫情、海外经济复苏缓慢等风险点导致有效需求不足而相对有限。2021年,经济持续复苏带动下,锡锭表观消费量依然会偏强,整体会强于2019年和2020年表现;2022年开始开始,锡锭表观消费量则将会继续走弱。
锡精矿表观消费方面,9月以来,进口量恢复正常水平,表观消费量亦处于正常区间。总体来看,2020年国内锡精矿产量变化不大,疫情影响相对有限,锡精矿的进口量是锡精矿表观消费量的核心影响因素;并且表观消费量的表现亦有利于锡价的涨势。随着传统淡季的来临,精炼锡表观消费量在12月会小幅走弱,在1月份则会大幅增加(主要是春节前的备货主导),在2-3月份有所减弱,3月份之后则回归正常的运行空间。
不论从锡精矿表观消费量还是锡锭表观消费量来看,国内锡市消费量均远大于产量,对外依赖度非常高,特别是对缅甸的依赖度最高,故缅甸地区锡的出口量和品位对我国锡产量和消费影响非常大;国内锡锭的需求已经恢复且超过疫情前的水平,并且仍有强劲的表现。国内锡市整体从上半年的供需双弱已经转为供不应求的状态,消费量大于供应量,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会表现得更加明显,故国内依然需要加大进口缅甸锡来填补缺口,而缅甸疫情管控措施亦阻碍了锡的进口情况,故国内乃至国际现阶段依然处于供需双弱供给更弱的格局。
相关阅读

基本面偏利多 沪铜短期或震荡偏强运行
4月29日早盘,沪铜主力合约小幅上涨,目前盘内报...[详情]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关于2025年劳动节期间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
根据《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关于2025年休市安排的公告》(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