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过引导产业链进入期货市场,大大促进了棉花标准化生产经营,棉花质量大幅度提升,更使产业链的体制机制发生着深刻转变,推动了棉花产业链进入新的换档期。
2014年9月,郑棉期货在取消收储后恢复了对现货的价格指引功能。由于全棉纱和棉花现货的价差基本稳定,浙纺集团考虑用郑棉期货对集团采购的全棉纱进行虚拟库存管理。但考虑到浙纺集团是省属国企因素,前期将采取稳起步的策略。集团决定对现货常备库存的40%比例进行期货保值操作,即2000吨。该套保方案执行完成后,合计盈利700元/吨。避免了2000吨棉纱库存跌价140万左右的损失。基本实现了接近所对应棉纱现货头寸100%的套保率。
陈加祥说,3年收储,新疆棉花品质明显在提高但把价格拉上来了。目前棉花价格对棉农收入影响不大,只是棉籽价格波动对棉农收入有影响。而在国内外市场联动冲击下,国内大量的中小纺织企业普遍缺乏风控手段,基本处于亏损状态。希望国内大型龙头企业要带动下游纺织厂做基差,在全产业链形成风控闭环,锁定成本,提高中国棉的竞争力。
大地期货研发总监周文科谈到期货服务的体会时说,目前产业链亟待加强对期货功能的理解,不需要把它当作金融工具去发现价格,期货其实就是一个高效集约化的市场。“这个市场给了你一个比较舒服的价格,你卖不卖?”
相关阅读

基本面偏利多 沪铜短期或震荡偏强运行
4月29日早盘,沪铜主力合约小幅上涨,目前盘内报...[详情]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关于2025年劳动节期间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
根据《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关于2025年休市安排的公告》(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