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回家,本来年后准备跟着二叔一起在家养猪。谁想到最近猪价一天天掉价,原本想着扩大养殖规模的二叔突然不吭声了,我只好再次出来找活儿干了!”老谢无奈地说道。
“这一次猪价下跌,可能超过了很多行业参与者的预期,影响中大型猪场的增产扩产计划。”姚桂玲进一步表示,据了解,已有部分生猪养殖企业将要缩小增产计划,原本打算投资新增的,已经停止放缓。
唐翌表示,由于生猪生长有6个月左右的周期,养殖户很难在短期内对生产计划进行及时地调整,因此猪价大幅波动,不仅会使养殖户遭受经济上的损失,也会挫伤养殖积极性。
如何破解价格怪圈
近年来,养殖者频繁地体会着生猪市场的冷暖交替。一般而言,“猪周期”运行轨迹是: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这个周期通常会在2-3年循环一次。
“猪周期”是如何形成的?由于猪肉等畜产品养殖周期长、不易储存,价格涨跌趋势延续的周期也比较长,这是“猪周期”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
熊宽认为,2017年是本轮“猪周期”价格下降的第一年,但行业整体上仍维持盈利,2018年则属于后周期,因产能相对过剩,猪价有望维持低位震荡探底态势。
“‘猪周期’通常会加大养殖户生产经营的不稳定,影响养殖户生产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全行业参与者的稳定经营。”姚桂玲表示。
<上一篇 阿根廷饱受干旱威胁 大豆减产预期升温
下一篇> 较春节前明显上涨 菜油强势显现
相关阅读

偏空基本面占据主导 沪胶短期或维持震荡偏弱走势
9月1日橡胶期货行情走势显示,主力合约今日开盘...[详情]
大商所:关于调整生猪指定交割仓库、指定车板交割场所的公告
一、增加生猪指定交割仓库、指定车板交割场所:增加泗阳德康农牧有限公司为四川德康农...